声明: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,为原创内容,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“艺术加工”,无任何虚构对话,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,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脑梗,听起来像是离老年人很近的事,但你知道吗?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成了它的“猎物”。一旦发作,轻则落下后遗症,重则危及生命。
更可怕的是,脑梗并不是毫无征兆的“突袭”,它往往会提前发出警告信号,而耳朵,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前哨站。如果你经常出现以下这5种耳部异常,千万别掉以轻心,因为这可能是你的身体在向你发出“求救信号”!
你有没有听见“鬼”在耳边低语?—— 耳鸣
“医生,我最近总是听见耳朵里嗡嗡响,像是有只蚊子在耳边飞,可周围人却什么也听不到。这不会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吧?”
这是一位50多岁的企业高管在门诊室里的第一句话。做完检查后,我告诉他:你的耳鸣,可能是脑梗的前兆!
很多人以为耳鸣只是上火或劳累导致的,可它其实和血管健康息息相关。当脑部供血不足时,耳蜗里的微血管可能会受到影响,导致听觉神经异常兴奋,引发耳鸣。
尤其是出现单侧持续性耳鸣,或者耳鸣伴随眩晕、头痛、肢体麻木,就要警惕脑血管问题。
如果你发现耳鸣反复发作,甚至越来越严重,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查查颈动脉和脑血流情况,别等到脑梗真的来了才后悔!
突然听不见了?—— 突发性耳聋
脑梗的前兆之一,可能是短暂性听力下降或突发性耳聋。
曾经有一位患者,40岁出头,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右耳听不见了。
他以为是昨晚睡觉压到了耳朵,就没当回事。结果两天后,他出现了剧烈头痛和右侧肢体无力,被送到急诊,确诊为脑梗。
医生推测,他的突发性耳聋其实是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听神经受损,而这正是脑梗的“前奏”。
如果你在没有感冒、耳部感染的情况下,突然出现单侧耳聋,务必警惕脑血管疾病!不要以为“休息一下就好了”,赶紧去医院做脑部影像学检查,确保没有潜在的血管问题。
头晕得像坐“海盗船”?—— 眩晕
“医生,我最近总是头晕,走路像踩在棉花上,有时候还觉得天旋地转,这是不是颈椎病啊?”
很多人把眩晕归咎于颈椎病或睡眠不好,但事实上,如果眩晕伴随耳鸣、耳闷感,甚至短暂性听力下降,很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前庭功能异常。
尤其是老年人,如果晨起或突然改变体位时出现头晕,甚至短暂性视物模糊、站不稳,就要警惕是否有小血管堵塞,导致脑部短暂缺血。
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干预,很可能发展成真正的脑梗。
记住,反复发作的眩晕,不一定是颈椎病,脑血管问题才是更危险的“幕后黑手”!
耳朵“闷”得像进了高压舱?—— 耳部闷胀感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耳朵突然感觉闷闷的,像坐飞机时耳压变化导致的堵塞感,但怎么揉捏、吞咽都缓解不了?
这种耳闷感,有时候可能和脑血管健康有关。
当血管狭窄或小血管痉挛时,耳部的微循环可能受到影响,导致耳蜗压力异常,引发耳闷感。
如果你近期经常出现耳闷,同时伴随头晕、记忆力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肢体乏力,那就要提高警惕了。这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信号,甚至可能是即将发生脑梗的“警钟”!
耳朵“发烧”了?—— 耳廓发红发热
有些人会发现,自己某一侧的耳朵经常莫名发红发热,甚至手摸上去明显感觉温度升高。
这种现象可能和血管调节功能紊乱有关,尤其是高血压人群,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
如果你的耳朵经常出现异常的发热感,而同时还伴随头痛、脖子僵硬、手脚麻木等症状,就要留意是不是脑供血出现了问题。
那么,如何预防脑梗?
既然脑梗可能会提前“预告”,我们就更应该提前防范,别等到它真的找上门才追悔莫及!
1. 管住嘴,迈开腿:少吃高盐高脂食物,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,保持适当运动,避免肥胖。
2. 控制三高: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是脑梗的“幕后黑手”,定期监测,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
3. 戒烟限酒:烟草和酒精都会损伤血管,增加脑梗风险。别再拿“少喝点没事”来安慰自己了,酒精对血管的伤害是长期累积的!
4. 保证充足睡眠:长期熬夜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,增加血栓形成风险。别再拿“年轻扛得住”自欺欺人,脑梗可不会管你几岁!
5. 定期体检: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,每年做一次脑血管检查,及早发现血管狭窄或斑块情况,防患于未然。
脑梗的可怕之处在于,它往往在不经意间“偷袭”身体。如果你已经出现了上面提到的耳部信号,不要抱有侥幸心理,及时就医,查明原因,别让自己的健康成为“赌注”!